全员“水文大练兵”、“订单式培养”青年人才、建立项目带科研带人才机制、引入第三方职称评审……2022年以来,山东省水文中心围绕“人才+科技”频频放大招、出新招。
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“教育、科技、人才是***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、战略性支撑”。进入新时代,人才与科技已成水文现代化建设的“双引擎”。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、山东省委、水利部党组关于加强人才与科技工作的有关要求,山东省水文中心党委锚定李国英部长提出的“水文是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先行性工作”目标定位,持续推动人才与科技工作精细化落地落实,而今年制定推行的人才科技“新十条”措施,更是为山东水文打开了人才选育新天地,激活了科技创新新动能。
细节选才:新考评细化到***小单元
事业立基,人才为本;赶超发展,科创为要。
一直以来,山东水文在人才科技工作中坚持“顶层设计”与“细节管理”双向推动。首先坚持党对人才和科技工作的***,成立水文人才与科技工作***小组,树立全省水文人才与科技工作“一盘棋”思想统筹谋划全省水文人才与科技工作。
其次是打造人才和科技工作“事无巨细”的系统工程。山东省水文中心制定出台《新进人员“1+1”跟踪培养方案》,把三年目标细化到每个年度,而对新进人员赴基层锻炼期满考核、结对培养年度考核鉴定等具体内容明确各单位部门责任,确保有效落实。1月26日出台的《关于加强人才与科技工作的若干措施》(即人才科技“新十条”),其特点就是“把工作细化到***小单元”。
练兵成才:培养水文“尖兵”新队伍
10月26日,菏泽市水文中心“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暨第三届水文勘测大赛”开幕了——场上40余名选手摩拳擦掌,认真审题、快速计算;流速仪拆卸、清洗、安装,雨量水位仪器安装、调试……选手们行云流水的操作和沉着冷静的态度,赢得了阵阵掌声。本次水文勘测大赛历时3天,仅理论测试一项,就涵盖了水文测验、流量计算、雨水情信息、资料整编、水准测量等内容。
实际上,“水文大比武”已经是山东水文人才和科技工作“提级换道”的一个缩影。近年来,山东省水文中心不断创新职工技能提升和人才培养机制,聚焦科技人才培养,搭建人才成长平台,通过必要的动力和压力传导,推动基层争优创先,并在全系统激活水文“尖兵”新队伍、弘扬“事争***、唯旗是夺”新文化。
科技砺才:揭榜挂帅攻关“卡脖子”技术
顺应数字时代的变革,针对水文现代化发展的数字化信息化要求,山东水文中心在公开招聘、引进人才上,超前谋划,下好“先手棋”,近年已累计公开招聘5名信息化专业人才。
在人才科技“新十条”中,山东水文特别提出加快推进“5125+1+N”水文人才工程建设,按照“滚动培养、重点资助、跟踪管理、鼓励竞争”要求,力争“十四五”期间全省水文系统培养5名领军人才、10名科技英才、20名青年骨干人才、5名首席专家,创建1处省级水文人才培养基地,组建N个水文人才创新团队和人才工作室。
全省水文系统人才科技工作的“关键一招”,是科技课题项目“揭榜挂帅”。根据山东省水文中心***新要求,相关单位部门、创新团队(工作室)、评选入库人才都可以参与“揭榜挂帅”,以此着力解决重大关键技术难题和“卡脖子”技术难题,给有技术优势的各单位人才带来协同创新的新机遇,进一步破解了科技与人才“两张皮”的难题。
一线成才:“青年人才库”落到项目上
“项目育才”很重要,山东水文就建立起项目带科研带人才机制。根据这一思路,重要水文工程项目在规划设计和项目立项同步谋划科研课题,明确“工程带科研”项目具体内容。科研与项目同步实施,在实施过程中总结提升,实现项目出成果、出人才的闭环管理目标。
山东水文推动人才与科技工作优化提升历时近一年,人才建设科技创新的“四梁八柱”已经搭建。其中,***大的亮点就是为青年人量身定作了“多岗历练、上下贯通、横向交流”成长培养机制,突出急难险重岗位锻炼,支持青年人才在重大项目、重点工程、重要工作中挑大梁、唱主角,把“青年人才库”的搭建落到项目上。
今年以来,济南中心科学技术委员会得到济南市科协批复成立、采用“1+2+3”模式培养锻炼青年成长;青岛中心以“2+1”模式举行新进人员跟踪培养拜师仪式;滨州中心与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建立人才培养基地;泰安中心则实施了“金字塔”人才培养计划,等等。这些新举措、新路径都将作为有效的常态育才机制被保留、健全,为进一步实施水文人才战略,激发创新活力,推动山东水文事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释放改革新动能。